2021考研跨考计算机专业如何弥补与科班之间的差距

研究生阶段计算机专业学习时间非常的短暂。以华科计算机为例:2年毕业。在学校学习半年的时间(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应用数学、英语、专业课),接下来的1年时间,不是在实验室做项目就是出去实习。最后的半年完成毕业设计。研究生3年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还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助管助教、研究生会、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谈谈恋爱出去旅游。同学有不少都结婚了,中午回家喂个娃娃什么的很正常。年龄逐渐大了,渐渐失去了静下心来认真看一本书的耐心,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直接baidu。

11.jpg

跨考生能否弥补与科班生的差距与个人能力有关,也和你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确定了方向再恶补需要的基础,只要硕士论文工作不水,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都不会太差,如果你真的热爱计算机,而不单单是认为计算机可以高薪就业,在学习过程中乐此不疲,跨考计算机也不是说毫无希望,毕竟大学生不能被自己的专业所限制,完全可以多尝试总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学从某方面来讲本就是通识教育。对于跨考计算机的同学,学习的时间真的非常短暂。大多数在研一下学期就开始找实习,仅仅学习了充其量半年的时间,拿着这么点东西去找实习。真的能找的到比较理想的实习吗?真的能比得上扎扎实实学习了4年的本科生吗?真的能胜任实习之后的工作吗?一般,小公司需要的是人一过来就可以干活的。而大公司需要的是有扎实计算机基础(408: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扎实的编程基础(C、JAVA、Python)+项目经验(这个非常现实,参加的某公司面试需要直接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过去讲解自己做过的项目,问的非常详细)。跨考生:喵喵喵~?

22.jpg

跨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本科学科的不满(生物+化学瞩目)或者是对于计算机高薪的向往。随机点开了一个计算机考研群,里边科班和跨考生几乎对半开。让我很惊讶的是部分科班生没有什么项目经历,编程能力也很弱,当然了跨考更差劲,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计算机的高薪所吸引跨考计算机的,大三了也只会点可怜的C语言,基本没有项目经历。最近也有不少21考研的学弟学妹咨询我跨考计算机的事情,包括我们灰灰考研全程班和月卡班的学员中也不乏跨考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觉得计算机工作环境好,待遇高想学计算机,(照顾好老婆孩子和家人没有赚钱香吗?)全民考研,全民cs,,大部分最后都成了炮灰。的确,计算机的薪酬是相对比较高的,并且有能力有技术升的也是很快的,但这都是建立在坚实的计算机基础之上的。跨考生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相关知识技术的敏感度和科班出身的研究生有较大的差距,虽然跨考计算机专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年也有一大批神仙成功上岸

至于跨考生如何补好这些基础,皮皮灰列了一个跨考计算机研究生阶段必须要完成的一些事情或者课程。

1.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

2.熟练的一门编程语言(C++、JAVA、Python等)

3.数据库相关知识(JDBC、ODBC)

4.独立完成一个XX管理系统(web项目,可以当项目经验用。low没关系)

5.UML(统一建模语言)

6.数学基础(编程到了最后,就是拼数学)

很多跨考生一过来就想学机器学习(周围很多调包侠),图像处理,VR,大数据。这些如果没有上述这些基础知识,都是纸上谈兵。

读研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读研只适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研的人来读。读研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既可以接触到学术研究,又可以有真实的、规模足够的工程项目用于实践,而在科研和工程之外,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用来自学和充电。如果你想通过读研来完成对计算机的“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那恐怕不行,因为入门的过程应该是本科阶段完成的,读研阶段的任务要么是大量阅读论文、掌握某个方向的前沿然后深入挖掘,要么是10人以下组成一个小的开发团队,在较短时间内(比如3-6个月)完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的开发,而开发过程中包括技术选型、进度管理乃至用到的语言、框架、开源库这些统统都需要自己搞定,导师是不会给你时间让你学完Java再去写Java EE的,都需要挤时间自己边学边搞,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基本上0基础的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补齐差距也要看你的两年后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还是出来工作。关于代码能力和论文能力。如果目标是工作,那么侧重于代码,多参加相关比赛,外加常规算法里面的数学原理。相反,则侧重于读写论文能力的提高,代码能力相对低一些。身边的例子,今年刚进项目组的一个软院硕士女生,编程经验目测在500行以下,结果研一第一门课的大作业就是Java的XX管理系统,用项目组里同学的原话是:“看她折腾那个大作业我都觉得累得慌”。但计算机毕竟是一门技术性工作,编程也用不到那么多知识,就算你没学过那么多专业课,开始做项目,也无妨。但是当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自然就意识到,这部分需要补充下数据结构知识,这部分需要链接下网络相关,那部分看看编译原理能更深入了解。身为一个程序员,这些都不是一定要全部精通的。多数了解基本的原理也就够了,需要的时候再认真去学,比毫无基础死记硬背有意义的多。

皮皮灰个人认为,跨考生也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互联网+。跨考生本科的知识可以很好的融入进入,这是相较于科班的一个不小的优势,所以说如果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及兴趣,是可以跨考计算机的,特别的像数学物理金融甚至是统计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难度也会小一些。生物+计算机=生物信息工程,金融+计算机=计算机金融(大数据加云计算)。特别是数学专业的,在计算机非常吃香,人工智能的算法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记住,别把原来专业扔掉。比如我同学 ,这个兄弟原来学的医,到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工作一段考研,学了IT,创业做医疗信息化,公司即将拿C轮。还有一个学计算机的家伙转行摄影,进了省摄影家协会,现在顿悟做电商,最后,未来的程序员们,你的发际线还好吗?